2008年2月16日 星期六

台北市

台北最早為原住民中凱達格蘭人的生活地,明代初期開始有漢人來到此地。從17世紀初西班牙人佔領台灣北海岸開始,歷經荷治時期與鄭氏王朝,到清代初期以前,此地均荒蕪而未有大規模開拓,被統治者視為化外之地。1709年,泉州人陳天章、陳逢春、賴永和、陳憲伯、戴天樞合股立陳賴章墾號,向台灣府諸羅縣申請開墾大佳臘地方,成為台北盆地開墾活動的開端。「大佳臘」之後多寫作「大加蚋堡」,源自平埔族語「tagal」。

19世紀中葉,淡水河流域的物產貿易興起,先是艋舺(萬華)成為重要貿易據點,然後是大稻埕後來居上,台灣經濟重心逐漸北移。此後官方決定在艋舺與大稻埕間的田野地,興建台北府城作為行政中心。1884年,台北府城城牆及5個城門正式落成。1885年台灣建省,劉銘傳擔任台灣省首任巡撫,並將台灣巡撫衙門及布政使司衙門設置於城內(現址為中山堂。1894年,繼任巡撫邵友濂正式將省會由橋孜圖(台中市)移至台北,從此逐漸成為台灣的政治中心。

1895年,日治初期,仍以原有的兩座衙門作為台灣總督府,成為日本統治台灣的政治中心,直到1919年台灣總督府新廳舍(今總統府)落成為止。1900年起,日本人逐步拆除台北府城城牆及西門,以原台北城範圍內的區域(稱為「城內」)作為官方廳舍集中地,以及商業活動地帶。拆除後的城牆原址闢築4條3線道路,並分階段進行「市街改正」計畫,街道的建築風貌略為西化。

1945年至1949年隨著中華民國政府撤退來台,以及1960年代眾多中南部民眾北上求學、工作,人口急速的都市化,並大量向台北集中。已開發區域原先集中於舊市區西側,自1960年代末期起,也開始向東邊拓展。1970年代與1980年代,城市的商業重心逐漸移至東區,西區相對顯現出衰退。1990年代之後,市區鐵路地下化、快速道路、捷運、公車專用道等交通建設陸續完成;信義計畫區開始快速發展,市政府與市議會亦遷至該地;原本漸趨沒落的西區,西門町、大稻埕等地帶也開始進行局部改造與更新。

沒有留言: